博客年龄:18年2个月
访问:?
文章:2029篇

护城河的颜色

2017-07-19 23:00 阅读(?)评论(0)
        这本书的副标题:20世纪80年代的昆明艺术家。
        在苓一庐会所见到了作者聂荣庆和他太太陈颖。我第一眼看见陈颖差点没叫出来,“你怎么会在这?”她太像我的一个上海朋友了,像到几乎错认。
        拿到了他俩的签名书。
        候机的几个小时里一直在读,拿起来就有些放不下了,等到落地滑行时,三百多页的书已经看了一大半了,这本书真像是为我写的:书里面的几十号人物,感觉零距离。事实上,我和张晓刚的发小张辉,在88年的深圳有过几个月的交往,他当时的女友叫咪咪;而牟恒的姐姐牟兰,两个星期前还和我们一起看过点映的纪录片呢;85年11月的劳生柏画展,我看过,内容忘了,但名字还有印象(书里叫劳申伯格)。记得读大学时订过三本杂志:小说月报,诗刊,美术。八十年代初,这三本杂志对于一个学航空的理工男就是心灵和思想的启蒙物,那会儿,美术不止是美术。
        刚拿到书的时候还闹了个小笑话,我只看见封面写着栗宪庭、方力钧、杨丽萍、朱哲琴等熟悉的名字,想当然的以为这是一本名人访谈录,还问荣庆,为什么没写张晓刚?因为苓一庐的墙上挂着一幅张晓刚的画,张晓刚也是这的常客,每个春节回昆明都会来这会友。后来才注意,这些人名是腰封上的荐读者,张晓刚在书里,还有毛旭辉、叶永青、潘德海、唐志冈等一票中国美术史绕不过去的人物。
         我当时请教过在场的昆明人,为什么一个边城昆明,会同时涌现出这么多影响全国的艺术家呢?这个现象怎么解释呢?各色回答。等翻开书阅读的时候发现,这本书就是从这个问题开始的,我如何能放下?
         引子是篇云南艺术史的回溯,脉络清晰,信息量极大,用文学的语言完成了文献性的叙述。
         八十年代就是水到渠成的延续。作者把整个黄金十年做了一组切片透视,在每个切片上可以这些生命成长中的迷茫、困惑、挣扎、冲突以及他们理想和信念的破灭、重建与坚持。
         书里面有丰富的细节,一部分是作者的经历,他的笔端再现了当年在一起时的呼息、体温和心跳。
         很欣赏作者的筛选取舍的功夫,语言朴素,阅读舒服。朴素还有的好处是语义准确,不易有歧义,不装不端,又亲切,读的时候,心中波澜。
         书里面有太多内容有共鸣了,也许是因为大致同龄,青春的路径相差不远吧?
         我不推荐书,但这本书,我会慢下来再细读一遍。
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 
  最后修改于 2017-07-19 23:20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